这个春节过的有点‘惨’,本该是上班的日子,也本该是像【海淀黄庄】等补习圣地该热闹起来的时候,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一切,不过家长们的教育竞赛可不会放假,趁这个难得的长假,我们一起恶补吧...
2019年,《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公布,“海淀家长”成为了北方的搜索热词。这个结果明明白白地展示了当代都市父母的焦虑。
而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月8日,享有“少年诺贝尔奖”美誉的2020美国雷杰纳隆科学奖(Regeneron Science Talent Search 2020)300名学者名单揭晓,表彰他们在科学和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授予总额120万美元奖学金,每一位学者及其所读学校分别获得2000美元奖励。加州共有32人上榜,其中华裔生共14人,包括南加州地区七人。
不禁让人感叹,在中国的“海淀妈妈”们还在焦虑孩子的英语单词量够不够,孩子体育特长能否打动名校的时候,美国华裔家庭的孩子们已经用实质科研冲击顶尖奖项了。
为什么,我们总是似乎慢了一步?
那位从小喜欢芭比娃娃的男孩
在回答上面这个问题的时候,小藤还想说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华人设计师吴季刚的妈妈陈美云。
如果说,为米歇尔设计礼服的服装设计师吴季刚是【台湾之光】,那么吴季刚的妈妈陈美云,就是点亮这盏灯的推手。
吴季刚从小就喜欢芭比娃娃,而陈美云没有粗暴地进行干涉,却从中发现了儿子对美的欣赏和专注,并且发现孩子非常懂得坚持。
吴季刚在5岁时就知道自己要做一名服装设计师。
面对不理解和嘲笑,他在坚持;
面对挑战与挫折,他也在坚持。
而令他可以无所畏惧地坚持下来的,正是母亲陈美云。
因为这个喜欢逛婚纱店、收集洋娃娃的儿子,陈美云承受过许多闲言碎语。尽管如此,她在还是很保守的大环境下,力排众议,支持孩子。
吴季刚17岁拿到芭比娃娃设计奖双料冠军,获Integrity玩具公司聘为“Fashion Royalty”收藏型娃娃的总监。
2009年,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总统就职晚宴上穿他设计的白色礼服,该礼服获美国史密森博物馆收藏。
2013年1月21日,米歇尔再度穿上吴季刚作品。
天性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护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过,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只能是轻手轻脚,才能保全的。
记得有个外国小男孩,一心想打扮成冰雪女王,可迪士尼的活动不允许小男孩穿公主裙。他妈妈知道他内心对美好而有力量的东西充满了热爱和崇拜,想成为冰雪女王一样美丽、强大、善良的人。便帮他向迪士尼申请,最后男孩成功地穿上了冰雪女王的裙子。
而我们很多人,天性中那层果实的粉霜,早已在童年,被不够理解和支持的家长们碰掉了。
为了让我们适应模式化的筛选机制,我们天性里的善良,会被当作懦弱擦掉;我们的勇敢,会被当作莽撞擦掉;我们的敏锐,会被当作多疑擦掉。
父母急着让我们成为超市货架上那些精心排列过的完美生鲜商品,却不知道这些天生的粉霜,才是一颗果实新鲜、完好的证明。
现在,我们也要成为不由自主地开始打压孩子天性的父母吗?也许这么做,只是因为心里那道过不去的坎儿:【别人家的孩子】。
想起韩寒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述他教女儿不要简单地用害虫或者益虫来认识世界的故事,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不能只用好或者坏来形容。
同理,世界上所有的小孩,也都不该被简单地用好或者坏来形容。
因为孩子们在我们眼里不够好,不是因为孩子们真的不好,只是因为孩子们没有达到我们那套固有的评判标准。
我们只顾着监督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却忘了,对其他家庭来说,我们的孩子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别人家的小孩所没有的美好特质。
甚至许多名人之所以能成为名人,恰恰是因为他们并不像【别人家的孩子】,更难能可贵的是,父母也没有逼他们改变自己的性格,向别的小孩看齐。
就像麦克斯韦,他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孩童时期的他好奇心极强,三岁时就因为在鸡舍看小鸡仔忘记了回家的时间,还是个【问题小孩】,看到阳光下肥皂泡五颜六色,马上就要问为什么。
而他的父亲,就像果农小心对待水果表面的粉霜一样,呵护着麦克斯韦的天性,没有用粗暴的方式,对他天马行空的想法进行围追堵截。
我知道,不是每个小孩都能成为大科学家,但是只要善于发现、积极引导,每个小孩的身上都有隐藏的惊喜。
父母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往往只是一念之间,却会给孩子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当初母亲陈美云没有看到吴季刚的个性里适合成为设计师的那部分,这个世界上可能会多一个普通的【别人家的孩子】,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
独特的保护造就独特的孩子
余光中在《左手的掌纹》里写过,“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
遗憾的是,我们已经无法让自己的童年重新来过了;但幸运的是,我们大多数人,还可以在有了小孩之后,努力去做那种能够读懂孩子天性的父母,给他们一个更好的童年与成长记忆。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成为父母,关于教育方式的反思和进步也是直观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部教育类的纪录片叫《零零后》,该片导演从2006年开始,跟踪记录十多位00后的孩子,记录了不同教育方式给不同性格的孩子带来的影响。
这部持续拍摄十年纪录片,见证了不同孩子从孩童到少年的成长历程。
片子中有一位三岁的小女孩说:
“我就喜欢一个人玩儿,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她喜欢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玩耍。从小就不太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不哭不闹,独来独往,这要是放在其他成年人眼里,就可能被打上【孤僻】,【不合群】的标签。
但是小姑娘的父母并没有强迫她社交,给了小女孩更多的空间与自己相处。随着纪录片的推进,小女孩长大了,她也会正常交到能与她和谐相处的朋友,也依然喜欢独处,那些小时候不合群的性格,造就青春期的她成为了一个思维清晰、积极向上、见解独到的女孩。
时间证明,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东西未必是正确的。
本片导演也说:“孩子不是泥巴,不能捏成你想要的样子。”
父母所要做的,其实是细心呵护孩子的天性,让他们成长为独特的人。
而不是像大多数“乖孩子”一样:
总是想要迎合他人的评价与眼光;
容易被老师的评价左右情绪;
会被恋爱对象的一句否定打击到......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与生俱来的宝贵天性——纯真、善良、包容、好奇......
我们的孩子真正缺少的,不是这些美好的品质,而是懂得发现并且顺应孩子这些天性的父母与家人。
再说回到开头,为什么在美国的华裔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取得名校录取,轻松摘得顶级科研奖项?
我想,也有因为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之原因。
当我们还在比拼孩子词汇量的时候,很多家庭就已经尊重孩子的意愿,帮助孩子走出自己的路。
这些孩子们得以建立起独立人格,得以坚定地凭借兴趣进入科研,社团。而不是囿于“攀比别人家孩子”的怪圈中。
美国大学本科招生为什么除了要成绩还要个人陈述文书?
大学们的官方说法都是:
我们想要知道,除了成绩以外,
申请者是否能为校园带来多样性~
申请者是否有领导力?
申请者的个人特色是什么?
......
归根结底,就是想要知道申请者是否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特的魅力。
每年四五月份,名校公布的优秀文书典范中,那些极具特点的申请者文书,不仅吸引了招生官,也吸引力广大读者。
这就是名校录取倾向!
因此,对于美国留学申请,我们也呼吁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性格。名校想要的是一个在茫茫人海中就一眼能辨别的独特的人。而不是如复刻一般的【精英】!我们家长不需要过多干干涉孩子太多的选择,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与保障,就让他们随性狂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