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 中国国际生成绩重返世界第一,值得炫耀吗?

最新消息 2019-12-30 16:45:29

 有什么测试能检测各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高低?

 

有一项名为“国际学生评估结果”(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可以胜任。

 

PISA是由世界经合组织发起,79个国家的60万名15.3-16.2岁的学生参与的国际学生素养测评。每三年进行一次,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

 

11.jpg 

 

12月初,世界经合组织(简称OECD)发布了2018年60万国际学生参加的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报告。

 

PISA 2018年全球测评包括两小时的电脑考试和35分钟的背景问卷调查。主要测评领域为阅读素养,其余测评领域是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和全球胜任力素养,部分国家和经济体还选测了金融素养。

 

在参测的79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省市作为一个整体,在阅读、数学和科学3项科目测试中全部取得第一名。

远超新加坡、美国、芬兰!

 

22.jpg 

 

可以说,这是中国基础教育巨大的胜利。

 

我们在加快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的同时,在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学改革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结果鼓舞了我们的教育自信,也满足了特有的文化心理需要,然而它不是一件值得我们兴奋的事情。

 

实际上,2015年,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学生参加PISA测试成绩,排名10名开外,但是大家并没有像今天这么关注。在我们的教育文化中,总是对考试成绩排名有些崇拜,但是我们更应该关心这个数据背后所反映的教育问题。

 

面对PISA2018测试结果,我们更应该清醒认识到,任何测试都不是以获得好的结果为目的,而是需要把评估作为一种教育诊断,为进一步转变老师、家长们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改进现有的教育方式,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分析下,这份报告都反映了什么?

 

大满贯真的不好拿

 

中国四省此次能以阅读555、数学591、科学590获得本次PISA三项素养评估的大满贯,实属不易。要知道,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在2015年的上一次评选中可是排到10名开外。


而且此次三项素养评选可不是说,简单考个试那么简单。

 

看得出来,PISA最看重的就是阅读能力,它认为学生需要掌握审辩式阅读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准确理解包含复杂信息的文本,从字里行间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辨别错误信息和不可靠的信息来源,以及提取、对比、整合信息文本的能力。于是PISA会考核学生在阅读复杂且不熟悉的文本时,是否能厘清事实和观点。

  

33.jpg

 

大约10个学生当中,大约只有1个能做到PISA对阅读能力的考核。4个学生中有1个有阅读困难。

 

拿结果来看,中国是唯一一个阅读能力到达Level 4的国家。这取决于整体学生阅读能力强且水平差异小。中国参与测试的学生中最差的那部分(倒数10%)也比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平均阅读水平高很多。

 

而且中国男女生阅读水平差距小,在其他国家则是女生阅读能力远高于男生。而在侧重考核的数学和科学中,可不是考谁会做题,谁公式用的多。

 

44.jpg 

 

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在于他能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是否具备逻辑推理和提出论点的能力。

 

科学科目中,则重点考察学生,能否作为一位反思性公民,参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和互动,比如,能解释科学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以及科学地解释数据的能力。

 

55.jpg 

 

此外,在PISA测评中,还会设置一系列调查问卷,涉及学习时间、阅读偏好、职业倾向、价值观、幸福感等内容,对各国教育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而中国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唯一到达Level 4水平,数学素养也到达了Level 4水平。

 

为什么中国学生表现突出

却得不到很多人的认同呢?

请看下份表单。

 

学生学习时间较长

 

以教育出名的芬兰,学生平均每周学习36小时,在所有国家处于最低!所以,如果再出一份“学习效率”榜单,芬兰绝对能拿第一,而中国学生估计会取得一个居中的位置。

 

 

 

就四省而言,学生平均校内课堂学习时间为31.8小时/周,按照学习时间长短排序,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4位。

 

以前,总能听到香港、新加坡、韩国的学生有多拼,但这回事实是,我们大天朝的孩子每周比他们多学5个小时左右,每年多学260个小时,整个K-12生涯要多学3120小时。

 

也就是说中国孩子拿130天左右的时光,换来了比这些国家十几二十分的素养评分?你觉得值吗?

 

 

 

学生不愿意从事相关职业

 

PISA2018对优等生的职业愿景进行了调查:中国四省有48.4%的学生被列为“优等生”,雄踞榜首。其它亚洲国家和区域紧随其后,新加坡40.2%,澳门31%,香港29.6%,中国台湾24.5%,韩国23.6%,日本21.7%.

 

88.jpg

 

但是,中国最优秀的48.4%的学生想要从事科学和工程相关工作的比例不足25%,远远低于OECD调查国家的平均水平。

 

99.jpg 

 

在中国,很多父母从小这样教育孩子:读书改变命运,获取高分、进入名校,选个好就业的专业,将来才会从事高薪的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有资格挑选好的配偶,才能有高人一等,更加风光的未来。

 

在以现实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职业愿景便是学习不为兴趣,但争高分,高分只为高薪。毕竟,梦想总是空无,才华终须变现。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主要靠科技,科技才能带来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更要靠最富创造力的科技精英。如果,国家投入大量教育资源培养优秀学生,还造就不了等比例的高端行业人才,岂不是本末倒置?

 

那么为什么这些优秀学生明明学得很好,却不愿从事相关职业呢?接下来我们就揭晓答案。

 

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幸福感低

 

就四省学生而言,学生们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效率分别为119.8分/小时、118.0分/小时、107.7分/小时,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名靠后。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指数为-0.19,满意度平均分为6.64分,在参测国家(地区)中分别排第51位和第61位。

 

222.jpg

 

认真分析PISA2018的这篇测试报告,我们发现,这篇报告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而且学生的幸福感偏低。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大多数地方的中小学生花在学业上的时间比较多,学习效率不高,这些问题都需要从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去切实解决。

 

有人说,什么时候中国人觉得这个测评不值得报道,但还是第一的时候,中国教育才算真正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们知道,快乐和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健康人格的基础。

 

我们常见的“中学狠学、大学狠玩”的不正常现象正是对无兴趣学习的报复,是学生学习长期处于被动和压抑的扭曲性反映。

 

15、16岁的孩子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小编希望这些学生能够真的学得开心,学业有成。

'); })();
关闭

美国留学

400-888-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