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壮观,怪诞,令人困惑不解,是一股巨大的反作用力,不过却是完全杂乱无章的。
—亨利·米勒《北回归线》
我在漫天白雪,被祝福的冬季出生,那些年爸妈围坐在电视前,津津有味的看着那风靡全国的“北京人在纽约”
If you love a person delivers him to go to New York, because there is a heaven. If you hate a person delivers him to go to New York, because there is a hell.
如果你爱 ta,请送 ta 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 ta,请送 ta 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天堂”和“地狱”,这组搭配是那么的迥异,听到他们谈起只觉得“滑稽”。奇妙的组合发生在“同一个城市”。当我拿到offer,决定选择纽约读书的时候,一切的“变化莫测”等到来了才慢慢知道。
我来到了Monica、Ross、Joey、Rachel、Chandler、Phoebe生活的地方。走进不一样的咖啡店,服务员会问:Stay or to go?“您是在这吃还是打包带走?”这更像是一个不可言说的“隐喻”,选择在华尔街和第五大道拼搏的好机会,还是赶上回国大众创新的好时候。异乡漂泊的灵魂如何安放?我并不知道,只是和路人一样,一杯拿铁握在手里、裹着围脖,继续“奋斗”在纽约的大街小巷。
和其他留学生一样,我穿梭在上学的路上,身边路过充满梦想的“移民者”、穿着“西装笔挺”的商人、百老汇精致妆容的演员、推着冰激凌车的老人……在这里,多的是“不知道”,还有更多的“想不到!”
曼哈顿岛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课本里的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赫然耸立,叫起初我摸不着头脑。站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色的交流方式、汇聚的不同观点,我深深地被“它”的规模所吸引。
“三文钱”也许是一笔财富的启动资金,“一百万”也许是一场介绍会的入场券。如何驾驭财富,是这条街上人人都要思考的学问。
不同于1945年叫着“号外”的小哥,第二次世界大战告捷的消息穿越人海,争相相传。如今,这里的一个“喷嚏”,会引发难以估量的金融“海啸。”这条街上唯一不变的,依旧是人们的步履匆匆。
慢慢地,回到家中,把每天的“见闻”敲打在电脑上,开始慢慢适应了生活。在微信里和家人、朋友,尽情的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和收获。挥洒着自己的汗水,时而邋遢、时而谨慎、时而敏感……这座城市以“宽容”和“漠不关心”,纵容着我做“真正的自己”。
哪里只是“天堂”和 “地狱”的区分那么简单,只要愿意观察,“过山车般的激动”每天都会上演。只要不仔细温书,“地狱般曲折”的战斗也绝不会落幕。
纽约,开始让我沉淀和思考。
搭载“同一趟公交或地铁”,出租车“先到先得”的拥挤,你不会惊讶于周围的环境同时出现了富豪、音乐家和画家、艺术家、精英、领袖、懒汉。操着不一样的“口音”,这种夸张的“矛盾”和谐地拥挤在一个空间。各相安好、互不打扰是这座城市体现的包容。
在这喧哗高效的商业机器,涂上唇膏,给我无法忽视的自信。在这慵懒潇洒的灵感桃源,皮鞋书包,套装围脖,给我冷峻迷人的棱角。从办公室到地铁站,人们抱着电脑,抱着手机,“蛮横”和“温柔”的对立时刻在这座城市上演。纽约不随我的心境而变化,我大可以表现的无所畏惧、但是哪里又是我的退路?我依然可以表现的霸道强势,但是否这样能给我换来真正的思考?
纽约在霓虹和日光的交叠中,见证着我的成长。
Tribeca的石子小路、 China Blue的蟹粉豆腐;惠特尼的天台上眺望High Line和远处Blue Bottle买杯卡布奇诺;Dumbo的旋转木马上想着习题,想着paper,真是一会哭一会笑;布鲁克林的商店充满嘻哈风格卖不完的夹克、T恤、太阳镜……精心修复的小橱窗、抑或是两条街岔口的旧地标,都是一段移民故事。
走在街上,把自己藏起来太容易。带个帽子,裹个外套,心情不好再带个口罩。插着兜,搭上斯塔滕岛渡轮,一览纽约港和自由女神像。移民的文化渗透到我的日常,不禁思考:
“多少人曾和我一样,寄托着自己的梦想,带来远方的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不分老少,伛偻提携,来到了这座自由港。”
我开始体会到了这座“城市”有的棱角。
周末忙里偷闲,拉上“懒被窝”的朋友们,奔赴第五大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看不完”、古根海姆博物馆“太深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导游“太热情”、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让我“鞋挤掉”。慕名而来的我和所有观众一样,期待着让人舒适的“探险”! 拜占庭风格和东亚雕塑遥相呼应、东欧民族装饰和维也纳分离派大放异彩。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独特的画风让我尖叫,考究的装饰、低调、内敛、摇曳的线条表现欲,只有纽约的“馆藏”做的到。
“艺术、文化、音乐”变成了联系朋友圈的纽带。
“文化局约起来,真的是倍儿有面!”
和朋友聊着自然、解读社会、思考历史、批判人生。时间跨度达到近两千年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域文化的艺术品无不体现了它们独一无二的神圣性和正统性。“亚洲藏品”做工精良、保存完整,将东方艺术置于全球语境之中,重新诠释了世界文明相互连接的关系。受到熏陶和感染,这些“馆藏”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冲击着我的眼界,让我摆脱了厚重书本的“束缚”,安安静静的享受了一把“行为”、“思想”、“灵魂”的洗涤。
百老汇—不走进去看一次,都不知道里面“别有洞天”的景色。Orchestra(底层)、Lounge(包厢)、Front Mezzanine(中层前排 - 视野最好)、Mezzanine(中层座位)、Rear Mezzanine(中层靠后座位)、Balcony(高层座位)、Rear Balcony (高层后段座位)……小本子记的牢牢,不同的位置能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这些“剧目”有些演的正如我的经历般真实,让我会心一笑。我扭过头问我的朋友:“来看百老汇感觉如何。”他兴奋的说:“词穷、震撼。”那一刻我多想拉着我的发小,和它将这经典“珍藏”。
《剧院魅影》《悲惨世界》《猫》,若不是荷包紧张,又怎能错过这些经典?这些剧目无不以经典的唱段和丰富的故事打动着观众的心。手捧星光,和故事里的情景一道“乘风破浪。”迷人的故事,仿佛和它一起成长,感同身受,救赎热望。奇妙的狂欢视觉盛后,每个细胞都会“为之倾倒”。“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再苦再累的deadline,也赶得不再那么“烦躁”。
交完作业的纽约,窗外依旧黄灯璀璨。
City, never sleep。
“联合国总部”也坐落在纽约,来这里参观,一睹儿童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人权、卫生和医学研究的发展,感动于全世界的工作人员为“减轻贫穷和经济发展”而辛勤劳动,为“世界不发达国家农业和渔业发展、教育、提高妇女地位、应急和救灾”而奔走相告。
在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的征途中,自己也受益于此。高耸的玻璃幕墙的秘书处大厦、圆弧外形的低矮大会堂,蓝白相间的联合国旗迎风飘荡。来到这里,不仅能够参体会到“维持世界和平和解决冲突”的不易,更理解了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个人的生活和世界同步发展是何等重要。
以前,很多仓促的旅行中多的是风景,少的是沉淀。纽约固然有它的“缺点”,它香里有毒,却甘愿让我飞蛾扑火。因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有着共同信念的移民聚集到了这座“大熔炉”。
激动、热爱、感激是白天的喧嚣。
失落、挫败、厌倦是夜晚的吵闹。
交替是这座城市的主旋律,鸣笛是这座城市的符号。
我热爱这里,写下了自己学习之余的切身体验。
生活在这座城市,我的心也有了归属。
伟大的城市总是吸引着有雄心壮志的人。
这座“包罗万象”的城就是我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