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占人们时间的近一半,似乎很多疲劳都可以被归结为“睡一觉就好了”,各种研究也证明人若欠缺睡眠,将有可能导致一些后遗症,如白天嗜睡、情绪不稳定、忧郁、压力、焦虑、免疫力降低、判断力减退、失去逻辑思考力、工作效率下降等。
但是处于紧张求学阶段的同学们,睡眠时间一直被学习紧紧压榨着!之前一张“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半”的图片在网络上疯传,虽然后来被辟谣了,但也反应了真实的美国大学生活并不是party party party,学业繁重程度也需要你有心理准备!
近期The National Survey Engagement和The Tab网站专门做了关于美国大学各专业睡眠时间的调查,他们发现: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是美国最缺乏睡眠的专业。平均每晚只睡5.28小时,建筑师不仅是工作最辛苦的人,也是最困的人。此外,近80%的建筑师表示,他们至少在课堂上睡着过一次,而所有学生中这一比例为55%.
排在第二位的是护士,她们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刚刚超过5.6小时,即5小时36分钟。
另一方面,休息最好的专业是微生物学家,报告显示,他们的睡眠时间超过了7小时,早就达到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的成年人睡眠时间。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自41个州的1500多名美国学生,他们回答了Tab的睡眠调查,并自我报告了他们平均每晚的睡眠时间。
看看你所在的专业睡眠时间排名:
其实睡得多了也并不是好事,很多同学估计都有一种经历。当你睡了很久醒来后,反而觉得更加困,连思维都似乎迟钝了。
根据英国基尔大学联合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研究成果,平均每晚睡眠10小时的人,与平均每晚睡眠8小时的人相比,早死的危险增加30%.每天躺在床上蒙头大睡超过10个小时,死于中风的危险增加56%,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49%.
因此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睡眠时间内,尽可能地恢复精神。这就需要提高睡眠质量,即使学业压力大,睡眠时间不够,睡眠质量高也能让人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好的休息。
人们对提高睡眠质量一直很执着。一般都从洞悉身体运作的规律入手,只为顺应身体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让睡眠更舒适质量更高。
有网友根据《睡眠革命》一书的内容,给出了人体生理状态在一天内随时间的周期变化就是——“昼夜节律”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指出:
1. 昼夜的更替节律是人体生物调节的根基,调节人体的节律要顺势而为;
2. 光线是昼夜节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蓝光不宜在晚上出现;
另外,还有根据睡眠时候的生理变化,分出睡眠的几个阶段,针对性改善睡眠:
睡眠的第一阶段(Stage 1 Sleep):呼吸和心跳频率开始轻微下降,这时候我们开始入睡。
睡眠的第二阶段:大脑逐渐将其清醒时的活动停止掉。在这一阶段,我们很容易被惊醒。(大部分上课睡觉的也是这会儿被叫醒的)
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阶段(熟睡):在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阶段,我们的脑电波频率降到了最低。我们的血压、呼吸和心跳频率降到了一天中的最低点。我们的血管开始扩张,平时储存在我们器官中的血液也流入到我们的肌肉中。睡眠的第五阶段(REM睡眠)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简称REM睡眠阶段:这是我们容易做梦的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内森·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的科学家发现,当人类处于这个睡眠阶段时,他们的眼球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各方向运动。反常的是,这时,我们的脑电波迅速增加,而且它们变得和我们完全清醒时一模一样!你这样想就会觉得这很合理了——在我们做梦的时候,梦境一般如此真实而生动,以至于在我们醒来之前都不会意识到它们不是真实存在的。
人们的睡眠是循环经历这5个阶段的,因此我们常说的高质量睡眠就是让睡眠在“熟睡”阶段停留得更长一点。
为了让“熟睡”阶段更长,小藤收集了一下几个方法:
睡前减慢呼吸节奏,令心境平静、容易入睡,静坐、听缓慢音乐可使身体恢复平静
关灯睡觉,灯光(尤其是蓝光)会抑制机体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对睡眠效果有促进作用)
睡前不进食,以免入睡后器官仍然维持运作
睡前浸脚,温度在40℃左右,时间则以15 - 30分钟为佳
午睡可以减低生活压力,帮助夜晚入睡,但不宜超过半小时
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要超过 400 mg;
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自己失眠」,把晚上的睡眠看得太重,反而导致睡不好。其实日间小睡、睡前醒后的准备、卧室的布置,都是睡眠的重要环节,与其担心晚上睡不好,不如从其他方面来下手。
希望同学们在课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也要保证自己充足的休息和作息,身体和学业同时兼顾。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睡眠,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