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2017届学生的毕业典礼邀请的是当年肄业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回到母校,做了毕业典礼演讲。这画风还是非常眼熟的,07年就有肄业的盖茨爷爷的谆谆教诲,他还以一个老学长的身份对扎克伯格说,在学士服里什么也不要穿来着???
小扎在开头第一段就喂了一大把狗粮教育IT单身狗怎样追老婆(说实话小编觉得可能脸是主要原因)
“在这里,我们开始结交一生的挚友,甚至有的以后会成为家人。这是为什么我对这里如此感激的原因。谢谢你,哈佛!”
这应该是适用于全天下毕业典礼的一句话,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在大学里遇到的家人们又哭又笑,放在最开头让我觉得这位富翁如同全天下的毕业生一样可爱又不舍!
小扎全篇的主旨,就是“使命感”。
“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挑战,是创造一个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
小编曾经听说过一句话,我们现在在公司做PPT,写着报告,打印复印的工作,与我们父母当年踩着缝纫机,操控车床的工作,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我们与之不同的是,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更加强烈,我们有些人希望改变世界,有些人希望不被世界所改变,但这两种人都是极有使命感的人,这就是千禧一代。
小扎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新词“世界公民”
每一代人都扩大了我们认同的“自己人”。
这就非常有意思,很多时候我们所讲述的地球村,说的都是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通信全球化,但忽略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接近,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似乎忘了,心灵和认知上的认同感,才是促进人类团结在一起,共同进步的终极奥义。
小扎告诉了你成功的奥义
但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没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并不会在最初就完全成型。只有当你工作时才变得逐渐清晰,你只需要做的就是开始。
小编认为这没什么好讨论的,这也是很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克服迷茫期最好的办法。有一个“3秒启动法”推荐给大家尝试一下,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心里默数三秒马上就开始,你会觉得完成一件事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扎克伯格的演讲,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未来感,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
而在同一个时刻,丁璇在讲什么呢?
她说:男人象征的是天,女人象征的是地,天在上地在下,地永远翻不了天。
她说:女人挨了家暴一定要忍,忍让是大智慧,总挨揍、挨人欺负的人不容易生病。
她说:女人必须从一而终,无论如何都不离婚,不换男人的女人天地鬼神都会敬佩,死后会升天界。
她说:女人不能穿着暴露,这样非常低俗,不仅口舌是非多,还容易失身。
你们自己感受一下,是不是觉得自己中了毒?
再比较一下扎克伯格和丁璇的演讲,想一想美国的年轻人接受的是什么样的观念,而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又在被什么样的观念教育——不禁让人感到异常沮丧。
不要和我说全中国只有一个丁璇,不要说丁璇在微博上和媒体上被许多人嘲笑。
不要忘记了,丁璇被九江学院邀请,她是站在一个高等院校的神圣讲台上、对未来要建设这个国家的人发表那些荒谬的言论。
也不要以为哈佛是世界第一学府,而九江学院不过是中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地方院校,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不太公平。
而丁璇呢?她的身份是“中国妇女联合基金会传统文化公益讲师”。
媒体还报道说她曾经“受国内各级道德大讲堂、工会、妇联、院校、企业和民办等组织的邀请,巡回演讲几百场”。
邀请丁璇去演讲的,甚至还有中学。
也就是说,丁璇所鼓吹的荒唐观念,虽然不能算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还是有很大的群众基础。
在你看不见的四五线城市,在你看不见的村庄小镇,在你看不见的海岛和边疆,丁璇扭曲的女德又会有多大的市场?
即使是你生活的北京上海广州,情况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吗?
小编不知道听丁璇演讲的那些大学生们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和表情,我没有看到他们的脸,但是在四个小时的演讲里,我听到了他们一次次如雷般的掌声。
这是让我感到难过和愤怒的地方。观念一旦从小植入脑袋,长大后就很难再去彻底清洗。
从九江到波士顿,距离有多远?
直线距离大概是12000公里,坐飞机要飞十多个小时。
可是听了扎克伯格的演讲,再听听丁璇的演讲,小编开始觉得这两个地方之间,大概横跨着几个世纪。
观念有多远,人心大概就有多远。
小编希望所有听过、认同丁璇演讲的孩子们,都能听一听扎克伯格的演讲,或者别的什么人的演讲,能够开始接触一些不一样的观念,让他们的心也变得宏大宽广。
PS.祝大家儿童节快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