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理工科女孩进T20!两所藤校+Rice…稀缺性才是脆录“捷径”!

2024-03-20

“男理工,女文史”的成见是时候该变变了!女生,也能在理工领域撑起半边天!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学理工科的女生是少数,能在此领域做出成绩的女生更是凤毛麟角。

“女孩子学不好理工科”成为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而对于那些被美国知名高校录取的女生,许多人认为她们只是吃了“理工女”的性别红利。

(截图源自豆瓣)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过去的几个申请季,明德学员就有多位女孩拒绝在理工科的门外观望,她们主动成为打破“不可能性”的参与者,作为理工女孩,充分掌控自己的人生!

她们其中有文理兼修的超级学霸,也有严重偏科的顶尖理科选手,更有脚踏实地的“研究型”女孩……

三个不同类型的理工科女生,她们是如何利用女生的身份劣势,转化成美本申请优势?她们又有哪些不同的申请规划路径?


01、她花3年时间,进藤校——哥大化学工程

申进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女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明德学员L同学应该算是标准之一:

Young people need to be differrent

GPA4.4、ACT36、

11门AP课程中,除了5门理科课程满分外,她的多门文科课程也都是满分,真正的文理兼修。

高中期间,她玩机器人,组建了一个拥有少数族裔女生的团体,并通过四处拉赞助带领团队同全美所有男性学生团体一起比赛,并获得很多奖项

她还将机器人项目分享给第三世界中教育资源匮乏的女生,让她们一起见证女性的力量。

诚然,这虽然只是她个人小小的一步,但却让诸多接触不到理工教育资源的女生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为那些有志于此却踌躇不前的女孩扫除更多的歧视障碍。

L同学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相链接,她的行动无疑是在填补那些女生“缺席”的领域!

而且,L同学是个定力很足的女孩,作为教授助理,跟着参加项目,学做研究,沉迷在材料元素和化学结构的世界里,投入大量时间做研究的结果就是成功发表2篇论文。

学术上的小有成就并未让她就此止步,而是在感兴趣的学术研究领域继续“甘坐冷板凳”:

从9年级开始一直泡在实验室里,整整三个夏天,熬走了一批批的学长学姐,她为做出可降解塑料替代品这一研究目标而始终如一。

还是高中生的她,反倒给诸多新来的研究生、博士生做起了材料设备等方面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参加过高难度的AIME数学竞赛,做过机器人,并有3年材料研究的实验室经验。

11年级的时候,她还没确定专业。背景如此优秀的她为什么敲定化学工程?因为最匹配,胜算最大。

三年连贯性的实验研究充分体现出她的学术热情和环境使命,申请化学工程有更大的概率冲进藤校,而且这个专业在未来想换到任何理工科专业都比较轻松。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对这个领域的专一精进,是让文理兼修、擅于钻研的L同学脱颖而出、进到藤校之门的“那把钥匙”。

在招生官眼中,她用知识武装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承担责任,打破了人们对理工科女生的传统认知。


02、GPA3.7未加权,8个B,她申进康奈尔机械工程

相比L同学的“十项全能”,录取康奈尔工程的G同学却是个严重的“偏科生”

她是一位学不好语文的理工科学生“典型”:

Young people need to be differrent

9、10年级修文史方面的课程,美国历史、西班牙语等5门课全是B;

中国籍学生托福110+的成绩,阅读只有26分;

SAT数学次次满分,却只有600出头的阅读文法分数。

在偏科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明德导师建议她修一些理工科高阶课程弥补文科短板,到了11年级,她的统计、数学等课程基本全部拿到满分。

12年级修多元微积分(AP微积分BC后面的课程,相当于大学课程,当届200多人仅3人上了),虽然GPA只有3.7(未加权),但课程难度很高,所以她也达到了全校前15%的名次

如果说文科让她黯然失色,那么理工科则让她光芒万丈:

3岁玩机器人,参加参加FRC机器人大赛,打到了世界总决赛chairman award Finalist的最后六支队伍里的成员之一

参加Girls Who Code(女孩编程) 比赛,拿到了某一个月的大奖,当月只有两个高中生获奖。

黑客马拉松打到了决赛圈前60名,参赛七百多支队伍,相当于前1/12。

特别喜欢车床、铣床、磨砂机械制造的东西,做焊接一流

将机械臂的定制科研,做成了喂饭机并申请专利,为帕金森患者创造了吃饭神器。

不过,G同学不擅长语文类考试,并非代表她就是“文科无能”。

她11年级才接触并参加的NEC(全美经济学挑战赛),最后也进入校队,代表学校拿到地区冠军。

后来G同学之所以选择冲康奈尔的工程,其实一方面是因为她在工程类的学术项目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将工程和社区服务相结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使命。

比如喜欢机械的她会经过精细的计算、CAD模拟和激光切割,亲手做出机械齿轮的耳环,让理工科领域的女孩们拥有配饰自由的快乐,内外皆“硬核”。

康奈尔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研讨会——Empowering Women in Science & Engineering(WISE)——专门供学生研讨女性在STEM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为学生提供在此领域的实践机会。

在这里,女生被鼓励着去追求更高的学位、争取更大的机会。

这样的康奈尔,正中G同学的下怀!


03、数学界的“纯数理论研究者”,太稀缺!拿下Rice!

M同学是个妥妥的“数学迷”,申请季之初就已经是个硬件背景相对优秀的孩子:TOEFL 110+,SAT 1500+

唯一不足的是她的GPA处于校内的中上水平,而最能体现学术能力的AP课程,她只有三门且仅有一门5分

即便如此,她后期也通过自己的软件背景进行了很好的弥补

M同学对自己的申请一直都非常上心,从不拖延。

主文书历时5个月终于成稿,大大小小总共修改不下几十次,每次导师提出意见,基本上三个小时就能迅速修改好,反馈非常给力且修改到位。

在主文书中,她表达了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并用实际行动去努力改变社会现状,这种温暖、有想法、极具人文情怀的申请者形象也深深打动了招生官。

另外,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是,M同学走的是研究纯数学理论方向:

在11-12年级的时候,她独立研究完成了某古建筑中的数学原理,并“打造”出40页的论文!

热爱数学的她,沉浸在数学相关竞赛中 

10年级参加美国数学大联盟比赛,并获得一等奖。

11年级参加袋鼠数学竞赛银奖,同年参加了欧几里得数学竞赛。

成为一名数学界的“纯数理论研究者”,简直完全契合她脚踏实地、非常沉得住气的性格特点。

值得一说的是,通过明德的资源,她曾与莱斯大学的前招生官直接面聊,前招生官在沟通中提到:

“莱斯大学很注重学术研究,但不提倡学术竞争,校园氛围不‘卷’”,这也使得M同学对莱斯大学的各方面都有了更深刻、更客观的了解和判断。

而正是这次meeting,让她坚信了自己对莱斯的申请

综上可见,理工科女生的美本申请成功的优势并不全是得益于「性别」这一“劣势”。

她们敢于挑战“理工科领域女生不行”世俗观念,犹如时代风浪下的弄潮儿。其勇气成就她们的独一无二,她们对热爱投入极致的专注也让她们变得稀缺,其稀缺点才是她们真正的优势所在

写在最后

据美国高等教育新闻平台College Kickstart曾发布的一篇探讨男女申请人在美国高校的录取率差异调查文章中,其中对美国各大院校进行了调研,并汇总出了“女性友好”的院校名单

(截图为部分大学)

其中,女性申请更具优势的大学中,不乏富兰克林欧林工程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多所知名理工强校。

纵观时代发展历史,可以说,正是过去女性在理工科领域的“缺席”,才让当代更多女性敢于逆流而上,拒绝普世观念,敢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而随着如今许多名校对女生的逐渐“偏爱”,未来这些席位都将逐渐被填满。

希望所有女性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不再被性别偏见所限制,不论是选择传媒、语言,还是选择数学、工程,都因自己的兴趣而出发,拥有选择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