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规划就像盖房子,没打好基础,学生的整体形象肯定无法建立起来。 所以规划的时候,每一个时间节点做什么,导师都是严格把控的,尤其是在活动部分。 关于如何从9年级开始布局自己的活动列表,明德立人导师总监Winne老师在前几周的讲座直播中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 今天,小藤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整理成了文字版,有需要的或者错过直播的家长和同学们可以收藏起来方便自己后期参考。 01 美本申请规划越来越早,部分家长8年级就在跟我们咨询美本规划了。但一般9年级才是特别合适的规划时间。 就算8年级要做活动,也只是前期的尝试,主要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发展。这个时候孩子的学术深度还没达到,能做的活动都有限。 而且填写Common APP系统活动的起始时间从9年级开始。 8年级即使做了,能展现出来的也有限,除非是做了很有特色的活动或者是坚持在做的事。 另外8年级的学生还面临着中考。中考前,与其花大量精力在活动上,还不如为考个好高中做准备,因为美国大学招生官是会考虑学生高中背景的。 9年级开始布局活动列表,为孩子考虑自己10年级和11年级做什么,也留了充足的时间和容错的余地。 万一经过探索发现,自己正在做的并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还能及时刹车,有回头更正的机会。 如果10年级之后再去规划,到申请为止,学生只有两年半的时间。规划时,肯定是一个学期内三五件事同时推进。 要在这2年半的时间内做满10个活动,相当于一个学期要做2-3个活动,每个学期安排非常满。 很有可能寒暑假还要准备托福等考试,大块的时间会被挤占。 所以9年级开始是最合适的,10个活动一定可以保质保量填满。 02 对于活动,招生官希望既有宽度又有深度。虽然9年级是最佳的开始活动规划的阶段,但这时候不宜关注深度。 我们鼓励孩子在9年级到10年级上学期要拓展宽度,从多个角度去积极尝试探索,为未来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埋下伏笔。 如果前期的探索铺垫不够,就发现不了自己真正擅长什么以及真正想在哪些领域深耕。 9年级确定自己将来具体想学什么专业还为时过早,但自己走文、理、工、商这四大方向是可以确定的。 一旦确定了大的申请方向,去拓展宽度的时候,也就有了一定的指向性。 这就意味着活动宽度也是有限度的,不能有什么活动就做,完成不了就随意放弃了,就像无头苍蝇一样。 在真正探索自己兴趣所在之前: 1. 首先要向内看; 思考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自己的优势点在哪,擅长的东西是不是自己将来想要深耕的领域或者是把它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选择。 2. 然后向外看; 跟自己的同学比较,发现自己身上比较独特的点,再去对相应的领域进行探索。 很多孩子到11年级了还毫无头绪,活动没法体现自己的独一无二,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在前期没有做好内外剖析。 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与同龄人竞争。 看周围人做什么,就去模仿什么,而不是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结果,再照着这个结果去雕刻自己的申请画像。 03 9年级和10年级活动宽度做好后,10年级下学期之前必须要把具体的申请方向确定下来,比如数学、经济专业等,而不是局限在9年级的文理工商。 这样方便10年级下或11年级针对想申请的专业有目的性地去做一些聚焦深度的活动了。 10年级上学期结束之后,基本上活动列表的雏形和框架都已经形成。 10年级下和11年级主要任务是把骨肉填充上,让申请形象立体丰满,让它立得住,站得起来。 当然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最佳时间,但最晚也不要超过10年级结束。 如果到10年级结束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专业指向,剩余的时间在背景深度方面不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深,是要超越你现在的学术水平,还要展现出你在自己选择的领域有足够的兴趣和内驱力,驱使自己自发地解决一些课堂之外的问题。 深度是随着你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提升,知道用什么申请策略赶超同龄人,再去做强化,放大长板。 所以聚焦深度时,千万不要跟别人比较。光拿自己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没信心;只拿自己的长处去与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膨胀。 这就要求学生要抱有清晰的目标,要了解自己以及知道自己想申请什么学校,因为不同梯队的学校对应的深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都是通过前期广泛探索后才能得出的结论。 04 9年级开始规划,CA系统需要填写的10个活动绝对不用担心填不满,最常见的情况是做的活动太多了,不知道如何挑选。 所以11年级的时候,一定要清晰知道自己申请什么专业,再去捋活动。 梳理活动时不要按照数量去捋,而是先把能想起来的活动都列出来,再根据重要性、类别进行分类整理,比如领导力类、团队合作类、社区服务类、特色类、特长类等。 分类整理好后,对照自己想申请的专业和大学再做调整,或者也可以寻求往年师兄师姐的帮助,参照下他们的活动列表,但不要全盘复制。 因为学校去年录了一个这样的人,不见得明年就一定想找一个一模一样的人。 学校还是希望在别的方面有一些变化,但整体上气质又比较符合学校的的学生。 在整理过程中,一旦发现了短板,11年级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去弥补。 因为离申请大概还有小半年时间,而且12年级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处在完成状态,也可以是在进行当中的。 05 每年申请完,大家都会感叹:今年又是历年最卷的一年,但下一年又会卷出新高度。 现在的申请情况,跟三年、五年前相比,确实是没法比。 现在很多学生都在申请夏校和做科研,总以为如果没有这2项,就申不上。 同时还要参加很多活动确保申请季时能把活动列表填满。 为什么这么多孩子都在加入其中? 因为藤校、前20、前30的大学确实是在找有着很强学术实力和潜力以及抗压能力的申请人。 如果申请者达不到大学的期待值,即使学校把你录取了,就读后也会很痛苦。 所以基于大学对申请人能力的要求,很多家庭在高中的时候就自发地去卷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非夏校和科研不可,也不是非要把活动列表填满,活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活动列表关系到的是学生给招生官展现出来的申请画像。 只要你能做到给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把自己的不同之处展现出来了,并让招生官记住了你,那你活动的意义就达到了。 而不是非要做满多少种活动。申请看重的不仅仅是数量,更多的是质量,也就是活动背后能体现孩子什么特质。 06 活动列表中还有关于体现学生文理兼修以及社会使命的话题。 美国大学本科注重文理兼修,在规划时我们也要体现这一点。 展现学生的文理兼修可以通过多个活动直接展示给招生官,也可以把一个活动从多个角度切入。 只要把自己的实力和特色体现出来,让招生官从中看到想要的东西,不管什么形式其实都可以。 虽然申请时,我们通常会说哪个大学喜欢什么类型的学生,但是在录取时,它不会只录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学生,招生官在挑选学生时非常注重多样性。 所以没有必要按照一个模板把自己套进去,而是先找到你是什么样子,再按照这个样子把你雕刻到最好的程度。 另外,美国大学也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贡献度,这也是多年来的一个大趋势。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大家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 之前只要花钱找合作项目或者去非洲、巴西、南极和北极等做一些保护环境或者保护野生动物的就能用于申请。 但是在越来越卷的当下,学生做了是一方面,做完之后能不能讲明白自己为什么做,还很重要。 比如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什么要去巴西保护当地的动物?为什么不先看看自己周围呢? 社会贡献最主要的出发点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为什么要做。 在规划活动前,一定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而不是只关注做什么。 当然地球上总共就这些事,可能很多孩子在做的事都是相同的,活动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 但如果孩子真正想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做,就能把相同的活动做出独特性。 现在很多高中小朋友也很想去做创新,没有一个孩子会想要沿用一些老套的办法来体现自己。 但问题是孩子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或者可以利用自己身边哪些资源以及怎么做,才能与别人区别开来。 一旦弄清楚了,不管自己做的事情是大是小,能够影响一个人还是一百个人,一定能够为自己的申请加分。 其实招生官想看到的也是这一点,他们希望学生能专注地把自己精力倾注到自己所爱的事上,或者真心去帮助社会做这些事情。 07 从招生官的角度来看,在布局活动列表时一定要做好三点: 1. 有足够的热情,做事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热情是可以是通过两三年干做同一个活动来体现的,也可以是做不同的活动,但活动之间是环环相扣来体现自己的学术热情; 2. 有明确的目标; 要知道自己高中阶段想完成哪些事情,大学阶段的规划是什么,甚至更长远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自己想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3. 有清晰的申请画像; 知道跟别人比,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哪,自己能拿什么长处去掩盖不足,体现独一无二。 做活动最重要的是将活动与本人进行联系,并做出创新,创新在于你对社会的观察和体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周围有哪些人可能是值得你去帮助,或者哪些问题你想去解决的。 而不是一直沿用,别人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招生官肯定希望自己招到不同类型的学生,而不是100个一模一样的学生。 只要做好这几点,申请结果就不会太差了。
好高中有更高的起始平台,申请者来自一所重点高中和来自一个招生官完全不知道的高中,这对申请结果是有很大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