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清「美英加澳」留学优劣势:名校费用、录取率、审查重点、申请时间线&轮次…

2025-04-22

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这一点在留学领域也是一样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2023年在国外攻读学位的中国学生高达1,021,303人,此外还有20万名学生参加交流项目。


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前10位分别有: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德国、中国澳门和法国。



这10个留学目的地占据了中国留学人数的83%。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295,398人,占全部中国学生的29%,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其次是英国,人数达145,779人,占比14%。


美、英两国合计占比高达43%,是中国家庭最热门的两大留学目的地,只因强校真的太多了!


在2025年的QS前100中,美国上榜高校27所,英国上榜高校15所,占据前100的半壁江山。


一般来说,为了分散留学风险,提升名校录取机会,很多家庭并不会孤注一掷,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多国混申的申请策略十分重要。


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申请政策、录取侧重点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把哪些国家地区组合在一起申请,并不是看心情随便整的。


组得好是事半功倍,组不好则是费时费力。


英美混申是最热门的组合之一,此外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也广受欢迎。


加拿大和美国地理位相近,教育模式、氛围十分接近,但加拿大的申请难度相对低,加上移民政策宽松,不少家庭喜欢把加拿大作为保底方案;


中国香港的教育体系偏向英国模式,英港混申的材料可以一起使用,不用耗费过多精力,并且中国香港地理位置近,费用也更为便宜一些。


明德立人本科留学服务以美国大学申请为主,但在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也有相关规划服务。


多国混申也拿到了非常多顶尖offer,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等!






今天,小藤就来给大家仔细讲讲美、英、加、港四大热门目的地的留学申请特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做规划。


一、申请轮次和时间线,

看申请系统+学校官方要求!


总结版

美英加港基本在9-10月开放申请通道,截止时间根据学校有所差异。


申请轮次一般分为早申和常规轮。早申轮通常在当年11-12月截止,常规轮在次年1-2月截止。即便有统一的申请系统和时间,具体到各个学校和专业会有差异。


建议大家在9-10月就要到目标学校官网整理搜集学校要求,结合申请系统的节点做好规划。


美国-ED、EA和RD

美国名校的申请一般分为早申轮、常规轮,Common App申请系统是最常用的。

早申轮相当于是提前录取,然后会根据绑定效力的不同,分为ED(ED1、ED2)、EA、REA、SCEA等轮次。


小藤曾给大家整理了不同轮次的区别


ED通常11月申请截止,12月放榜,部分学校设有ED2,申请截止时间一般在1月初,2月中旬放榜 。


比如JHU、莱斯、范德堡、埃默里、纽大、BC、塔夫茨、BU等校有两轮ED。


EA通常在10月中下旬-11月申请截止,次年1-2月放榜,可申请多所学校。REA/SCEA与ED类似,有绑定协议,申请后不能再申请其他学校的ED和EA,但申请成功率较高。


普林斯顿、耶鲁是SCEA轮次,哈佛、斯坦福、加州理工、圣母设置REA轮次。


另外,比如芝加哥、维克森林同时有ED1、ED2和EA轮,UVa同时有ED和EA轮。



常规轮是最后一轮申请,如果没有申请早申,又或者早申没上岸的学生,就要在常规轮发起最后一波冲刺了。


常规轮的截止日期是次年的1月1日左右,次年4月1日左右放榜,RD轮次申请人多,录取率要低于早申轮。


另外要注意的是,热门的UC系学校只有一轮申请,没有区分早申和常规轮,并且有自己的UC Application申请系统。


一般8月1日开放申请系统,10月1日开始接受递交申请,11月30日关闭申请系统,次年3年开始录取。



英国-常规、EXtra和Clearing


英国主要分为常规申请、还有Extra补申、和Clearing 补录轮次,在UCAS系统提交申请。

常规轮次:一般9月开始提交,次年1月中下旬截止,牛剑所有专业以及大部分医学/兽医/牙医等专业则是在当年10月中下旬截止。


我们以2026fall为例:

2025年5月13日UCAS的本科申请通道开放,但还不能提交,要在9月2日开始才可以提交,2026年1月14日截止申请。


牛剑所有专业、医学、牙科和兽医/科学等专业在10月15日截止。此外艺术院校的音乐专业是在2025年7月10日启动申请,10月2日截止。



*PS:填写网申时要注意,英国大学录取是Rolling,即滚动录取。牛津和剑桥大学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申请。


Extra 补申:没有收到或者拒绝所有offer的学生可以加申,每次只能加申一个。


2026fall是在2月26日开放,7月4日截止。


Clearing 补录:如果还是没有收到offer且目标专业仍有余位,可以申请补录,一般7月开放,当年10月截止。


2026fall是7月5日开始,10月19截止。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除了关注UCAS系统的时间线外,也要结合具体申请学校和专业信息去提交申请。


加拿大-重点看OUAC

加拿大是由10个省+3个地区构成,每个省的申请系统和方式有所差异,一般也是分为早申轮和常规轮申请。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聚集了加拿大多所名校,大部分我们熟悉,且排名前列的学校都在该省,比如:多伦多大学、皇后大学、渥太华大学、滑铁卢大学、约克大学、温莎大学、西部大学、赫斯特大学等。

该省使用OUAC的安省系统去提交申请。


OUAC把申请人分为A组和B组,A组就是安大略省本地高中生,B组就是涵盖安大略省外的本地学生、国际学生等。


对于B组学生,OUAC没有给出具体的申请截止时间,需要去学校官网了解信息。


OUAC每年会在9月份左右开放申请,不同大学截止日各有不同。


以多伦多大学为例,推荐的早申时间是在11月7日前,12月2日之前提交所有材料,最晚的截止日期集中在1月15日。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BC省拥有BC Education Plan,为申请BC省大学的学生提供了规划学术路径的指导资源,申请通常在9月中旬或10月初开放,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等25所公立校。


UBC是2024年10月初开放申请,第一轮录取是在2024 年12月1日发布,2025年1月15日截止申请。



以上两个省是加拿大名校比较集中的地区。


此外还有教育系统以法语为主的魁省,英语大学仅有三所(分别是麦吉尔大学、康考迪亚大学、主教大学),草原三省、海洋省份等。



海洋省份的学校

每所大学的申请和截止时间不尽相同,需要针对想申请的学校,到学校官网进一步查询。



中国香港-申请方式多样

一般申中国香港,主要是申港八大,而且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申请方式多样。


内地高考统招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珠海学院纳入内地高考统招计划。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需在提前批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或普通类本科批次(香港珠海学院)中选择相应学校,依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无需单独向学校申请及参加面试。


自主招生方式:

除上述三所高校外,中国香港其他本科院校多采用自主招生方式。

学校会根据考生的 “高考成绩 + 面试表现” 等综合情况进行录取。一般在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截止申请。


国际生通道:

在中国以外国家高中就读的学生,或在国内就读国际学校、学习国际课程体系的,可通过国际生通道申请香港本科。

一般每年9月中下旬开启申请,首轮截止时间在11月底,之后滚动录取,常规申请截止时间一般在次年的1月中上旬。

香港中文、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时间上基本如上。


但比较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大学2024年9月27日申请启动,11月27日提交申请,最终的截止时间在2025年8月22日。



香港教育大学在2024年10月7日开始申请,11月25日早申截止,11月底到次年1月13日是主轮申请,还有最晚一轮是在2025年1月14日-5月31日。

香港岭南大学在10月15日开放申请,12月4日早申截止,2025年2月24日主轮截止,在6月30日最后一轮申请截止。



二、录取率比较,G5录取率竟高于哈耶普斯麻!


美国-Top10难度最大


申美国学校,我们的目标一般放在综排Top50。小藤此前曾根据2023-2024的CDS给大家整理了详细的录取数据。


点击下方链接可查看详细数据分析:


最新!Top50超全CDS!这6所大学国际生录取率比美国人高,最高达70%!


Top10-20:

录取率一般在10%-15%以内,像哈耶普斯麻基本在5%以内,录取难度非常大。


Top20-Top30:

录取率开始升高,超过10%,基本保持在20%以内。


Top30-Top50:

公立校居多,从整体录取率看不少是30%-50%,但如果细化到国际生的录取,主要在10%-20%之间。


特别像是头部的UCB、UVa、佐治亚理工学院,国际生录取率在10%以内,基本上是Top10私立校的录取水平。


一般在Top30中,早申轮录取是常规轮的2-4倍,所以如果大家有非常心仪的学校,一定要用好早申政策。



英国-G5录取率高于HYPSM

申英国时,我们的主要目标是G5,下面给大家列出2023-2024申请周期的录取率。



总体上而言,英国G5录取率高于美国排名前列的名校,在25%上下浮动。


最低的是牛津大学,为16.03%,最高的是伦敦大学学院,2022-2023申请周期的录取率接近30%。


从横跨近20年的趋势来说,G5的录取率都是在下降,但近三个申请季却出现了明显差异。


牛津大学在2021-2022申请周期,录取率为14.6%,此后两个申请季都在上涨,在2023-2024申请周期涨到16%,出现明显上升趋势。


(牛津大学录取率)


剑桥大学录取率同样在近三个申请季,呈现明显上涨趋势,2021-2022申请周期降到18.7%后开始走上坡路,2023-2024申请周期高涨至21.22%,变化幅度非常大。


(剑桥大学录取率)


帝国理工、LSE和UCL在近三个申请季则是呈现小幅度的下降趋势。

(帝国理工录取率)


(LSE录取率)


(UCL录取率)


其中UCL下降幅度尤为明显,2022-2023申请周期的录取率为36.2%,到了2023-2024申请周期直降至29.6%.


加拿大-基本在20%以内

OUAC曾公布2022、2023年的录取数据,小藤给大家整理了下表:


OUAC把安省以外的其他学生归纳到105通道,录取率基本在20%以内。


比如多伦多大学录取率为16%,滑铁卢大学8%-10%,皇后大学9%-11%。


中国香港-内地学生有优势

中国香港高校近些年来备受关注,一方面教育质量高,港八大在QS排名不俗,比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位列QS前50。


另一方面中国香港相对英美加而言,地理位置离家近,治安安全,费用相对便宜,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


港八校的录取数据没有比较齐全的信息,多数为录取人员占比,比如香港大学在2024-2025录取了1220名非本地生,其中内地生约780人,占到六成。


以高考成绩申请入学的约360人,通过国际课程(如 A - level、IB 等)申请入学的约420人 。



可见港校对内地生还是非常偏爱的,再加上申请形式多样,中国学生申请优势还是非常大。


三、美英加港在审查录取中的关注重点!


美国-全面审查


美本录取中,“全面审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没有单一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力。


学术能力主要囊括GPA、标化、语言成绩等方面,特别想要申请Top20,GPA3.75+、标化1500+,托福100+,雅思7+可以算是标配了。


此外名校的招生官还会从课外活动、兴趣爱好、个人品质等维度全面考察申请人。

比如要展示出你参与活动的深度、连续性和影响力,体现出个人和学校之间的契合度等。



英国-学术导向

对比起美国,英国更多是以学术为导向。


A-Level、IB或AP等课程成绩是英本审查中的重中之重。招生官也会特别留意,申请人的申请专业是否与高中选课高度匹配(如申请医学需生物/化学)。


另外托福、雅思或者ACT、SAT等标化成绩在申请时也能发挥重要助力。



部分项目允许在递交申请时不提交语言和标化成绩,先发送有条件录取的,但在录取时,学校的审查风格则相对较为“严格”。


不过英本也不是只认“死读书”,也会考察课外活动,比如学术竞赛、公益类、实习类等活动;


但相比美国大学对课外活动多样化的考察,务实的英国大学更注重专业度以及在课外活动中体现的学术能力。


尤其是牛剑,更在意课外活动中的学习深度和强度以及学术能力的掌握程度。

牛津、剑桥及部分专业有面试,考察学术思维。


英国大学通常期望申请者的文书内容中有75%至85%的比例是与学术相关的,还会综合考量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时间投入、参与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力等来衡量是否需要录取。


加拿大:平衡学术与实践

加拿大的本科申请可以说是处在美本和英本之间。


加拿大结合了英国教育的传统和美国教育的自由与开放特点,本科教育是偏向于专业技能培养,但又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度,选课制度灵活。


但对于名校来说,审查严格是常规操作,大家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香港:学术+国际化背景

中国香港作为全球的自由贸易中心,加上特区这一特殊地位,国际化程度非常高。


一方面对学术成绩十分重视,从参与到国内高考统招就可见一般,另外语言能力也是港校很重视的因素。


而且在个人陈述方面,港校十分强调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科研经历、此外拥有跨文化经历也会非常加分。


港大、港科大等有小组讨论或个人面试。



四、美英加港留学费用比较


美国-学费每年涨幅3%-5%

在2023年时,US.News曾发布近20年美国大学平均学费的增长情况:

· 私立校学杂费上涨约40%;

· 公立校州外学杂费上涨约38%;

· 州内学杂费上涨约56%。



具体到Top50的学费情况,私立校一学年学费基本在6万5-7万美元之间,头部的公立校州外学费也在5万-6万美元之间。


而且就在2025-2026申请周期,各大名校又再次宣布再涨学费!

比如普林斯顿学费涨到$65210,相较上一年又涨了5%,此外MIT、耶鲁、斯坦福等学校都涨了3%-5%左右。



而且上述仅仅是学费,其他费用还包括住宿费、课本费、社交费、饮食费等等,加起来100万一年并不罕见。


英国-学制短可省钱

英国的学费也在不断上涨,不过英国本科学制为3年,相较于美国可以省了1年学费。


以英国G5为例:

剑桥大学各个专业的国际生学费£25734-£67194,约合23万至62万元一年。

牛津大学国际生今年的收费是£33050至£48620英镑之间,大约30到45万元

帝国理工学院今年的学费从35万元到50多万元不等。



伦敦大学学院的11个学院都有各自的学费要求,而且同一学院下的不同专业学费更是不同。

今年它的学费约合25.8万到37.7万元,最贵的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专业,达到41000英镑。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今年的学费是£26184到£28176,约合24万至25.9万元。

加拿大-按专业、学分算钱

加拿大部分学校的情况如下:

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其他专业入学第一年学费是61,720加元,约33万元。

麦吉尔大学是根据学位项目来收费的,今年该校的学费在27447加元到96381.83加元,即14.6万元到52万元。

UCB的学费按学分计算,每年由理事会审核,近年来它国际学生学费上涨2%至5%。绝大多数专业是4.7万多加元,约合25万元,最便宜的是音乐专业,今年收费是44670.22加元,约24万元;

工程类、商科、医疗实验科学最贵,达到6万多加币,尤其是医疗实验科学为61572.92加元,约33万元。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相较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地理位置近,学费相对便宜,但也是学费在上涨的趋势。


香港大学:对国际生之前是收费是18.2万港币,现在国际生入读STEM学院(牙医学院、工程学院、李嘉诚医学院及理学院)要21.8万,非STEM学院(建筑学院、文学院、经管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则是收费19.8万港元。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均从14.5万提高至16万港币。

香港科技大学:从15.5万提高至17万港币,增幅9.7%;

香港教育大学:增加了5000港元,为14.5万港币,增幅最低,为3.6%。



五、美英加港本科留学优劣势对比

上述我们从多个维度比较了美本、英本、加拿大本科还有中国香港本科的各方面情况。


下面小藤再总结一下美英加港本科留学的优劣势:


美国

优势:名校林立,Top50的教育实力出众,而且专业选择广泛,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认可度。

并且在申请过程中,并不是仅以成绩为唯一考量标准,全面审查给了申请人更多申请机会。

劣势:在于一方面是费用高昂,另一方面竞争十分激烈,此外加上入境国际形势的变化,签证政策不确定性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英国

优势:教育质量高,特别是G5的学位文凭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另外学制短、留学成本可降低,多元文员,留学体验感好。

劣势:一方面是虽然费用比美国略低,但在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还是相对高的,此外课程紧凑,压力也会比较大,申请池的不断扩大,录取竞争难度也是在上升的。


加拿大

优势:教育质量也是备受国际认可的,另外社会稳定、环境安全,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文化多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并且移民政策宽松,留学生毕业后有机会获得工作签证并申请移民。

劣势:同样是费用虽然相较英美低,但仍然是不少的一笔支出,课程设置严格,学生需要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和英语语言的挑战。


中国香港

优势: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紧跟国际潮流,很多学校还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提供交换生计划和双学位项目。

毗邻大陆,交通便利,对于内地学生来说,回家探亲或与国内的人脉保持联系都比较方便。

中国香港是亚洲的重要金融中心,拥有众多跨国公司和各类企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丰富的实习机会,学校也会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帮助学生提供就业支持。

劣势:在于对内地学生来说,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的不同很难忽视,学业压力也是相对比较大的。

总体而言,混申就意味着多一个机会,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对于留学这场“投资”最为明智的做法!!

多国混申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人心理成熟能力的过程,熬住就是一切!